2020《哈佛商业评论》全球繁体中文版〈台湾CEO 100强〉评比正式出炉!
台湾《哈佛商业评论》自2016年起,与英文版〈全球CEO 100强〉采取相同调查方法,并委托相同调查团队:欧洲工商管理学院(INSEAD)兼任教授娜娜.冯柏努斯(Nana von Bernuth),协同来自11策略与管理公司(Eleven Strategy & Management)的资料顾问专家共同完成。每两年推出一次台湾最强CEO排行榜,前两届只有50强,今年进入第三届,并扩大为100强。
比照英文版调查方法,先从台湾所有上市公司中,选出市值前300大企业领导人,剔除任期不满两年或有犯罪纪录者,再选出“总股东报酬率”和“市值变化”两项指标表现优异的前一百位领导人,显示好的领导人必须带领企业成长,并求取股东最大利益。
图/台湾CEO百强。
CEO是指企业实际决策领导人。根据台湾企业的运作情况,实际领导人的职称,可能是董事长、总裁、执行长或总经理。因此,今年台湾CEO百强的职称,包含以上各种可能。
今年调查结果出炉,反映出台湾真实的产业现况。
亮点一:科技业仍占多数首先,在百强中,科技产业领导人的占比最高,达47%。占比第二高的是传统制造及精密机械业(24%)。显示台湾仍是科技挂帅、制造王国。
百大CEO中,金融业八家入榜、食品与建筑工程各有五家、六家入榜。由于科技产业占比高,百大CEO中,拥有工程学位占比高达40%。拥有经营管理相关学历者(MBA与EMBA),也有24%。
亮点二:创办人占五成;二代家族接班18%其次,百大CEO中,属于第一代创业家的比例刚好一半,占50%,显示许多优异企业,仍由第一代兢兢业业经营中,未来势必面临接班传承的挑战。
图/台湾CEO百强。
可能因为是创办人居多,本次百大CEO的平均年龄是67岁。
百大中,除了一半是创办人外,其他39%是内部升迁,包括二代与家族姻亲接班18%、专业经理人升任占21%。显示台湾企业领导人多数得内部自己培养,外聘空降并不容易。
在这份台湾百强CEO名单中,属于科技服务或科技制造类的公司占47%,47家,占入榜者最大比率,显示台湾仍是以电子科技相关企业为支撑力道。
不过,兆丰投顾董事长李秀利认为,虽然科技产业发展仍旧强势,但台湾未来的亮点应该会愈来愈多元,因为许多非科技产业也都在寻求科技化和智能化,积极导入AI和自动化生产设备,如果有愈来愈多企业发挥转型成效,可望为台湾企业带来更多活水。
日盛投顾总经理钟国忠分析,本次入百强榜企业,都是台湾的长青树,具备高毛利、高营利率的特性,竞争力强,因此也多具备市场话语权。
亮点三:传产与民生产业不容小觑本次入榜者,除了科技与新兴产业外,许多传统产业与民生必需产业,较不受大环境波动,实力也不容小觑。
例如,食品业就有多家入榜。包括大成韩家宇、佳格食品曹德风、联华实业苗丰强、台湾卜蜂郑武樾、统一企业罗智先。至于营建与工程业,包括华固建设钟荣昌、长虹建设李文照、中鼎余俊彦,也在股东报酬与市值成长创下佳绩。
分析师指出,华固建设和同业最大的不同,就是其他建设公司很容易受景气波动,变动剧烈,华固却能长期稳定。因为华固有多项SOP,从买地、规画、设计、兴建到完工交屋,效率优于同业。此外,华固坚持高周转率策略,不惜售,加速出清余屋,不让库存屋流于纸上财富,因此总股东报酬率高达3154%。
因为搭上了替代能源题材,承作离岸风力发电机水下基础建设的世纪钢构董事长赖文祥,也首次入榜。如果未来能透过与国际大型风电业者像沃旭、CIP合作,强化技术实力,世纪钢甚至有机会打世界杯。
亮点四:智慧制造、5G两大题材持续发酵企业发展能否掌握新趋势相当重要。未来将有几个大型题材逐步发酵,包括以下两项:
第一个值得注意的题材,是智慧制造和工业4.0。
图/台湾CEO百强。
本届百大CEO有多家可列为工业4.0概念股,包括研华、致茂、上银、亚德克、牧德、德律、台达电、硅创、盛群等。 研华科技就是最佳代表。在董事长刘克振带领下,研华从工业电脑硬件设备,转向工业解决方案和软硬件集成,提出物联网平台及智慧工厂、智慧物流、智慧交通等解决方案,甚至跨足智慧医院。黄文清指出,研华是许多分析师研究企业转型的重要标的。
第二个值得注意的题材,则是5G概念股。5G话题热烧全球,许多人认为美中贸易战的主轴是科技战,而5G更在其中扮演关键。
5G已跳脱以往电信技术在通讯或娱乐上的功能,全面进入制造、运输、医疗和智慧城市领域,应用面巨大,生产端也牵涉诸多企业。
在本次百强中,也有十多家可被归类为“5G概念股”,包含上游被动元件、印刷电路板(PCB)、IC设计制造;中游的网通设备和下游的终端服务,如国巨、健鼎、台郡、台哥大,远传等。
亮点五:不同领导风格,均能创造价值台湾CEO 100强是以企业长期绩效做为评比重点,所以必然具备眼光长远的特质,不会在乎股价短期变化,而更在意长期布局,积极寻找第二,甚至第三成长曲线。
企业成功模式本来就各有不同,有些是抓到了市场趋势,有些是转型成功,有些是专注深化本业,有些则是多角化经营。显示行行出状元,各种领导人都能够出头天。
在这份台湾CEO百强名单中,产业型态各异,CEO的领导风格也不尽相同,但共同点都是能创造长期优异的营运绩效,成为台湾最稳固的经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