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是中共“十四五计划”开局之年,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今年的全国两会,备受瞩目。习近平一共4次“下团组”,分别参与内蒙古代表团、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、青海代表团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会同代表委员们交流商谈国事。
观察大陆“全国两会”政策风向,有三大要点。一是会议文件,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将提出当年度各项工作重点。二是中共高层“下团组”,即到各代表团听取意见和参与讨论,尤其习近平到访的团组及他谈话中释放的信息。最后是各部委记者会和压轴的总理记者会。
在习近平的“下团组”谈话中,有几个“词汇”反复被提及,因此本文将盘点出这几个关键的“词汇”,来推测其背后所释出的信息,来探讨中国未来政策的方向。
一、 高质量发展
“高质量发展”一词被提及达11次,贯彻“高质量发展”是习近平对中国经济发展下的总指导,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,不再是注重发展单一地区,而是期待透过已完成开发地区做为“领头羊”,配合国家政策将成功的范例进行输出,持续指导尚未开发完全的地区,且必须持续且坚持。例如,中国的脱贫计划、“一带一路”等,这些都是习近平为中国经济发展所设定的宏远战略。另外在微观层面,习近平也要求要产业升级,并紧扣产业链与供应链,以利部署创新链,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。也就是“十四五计划”所提出的一个重点,加快建构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”的新发展“双循环”格局。
二、 生态
“生态”一词被提及达22次,展现出中国未来对生态、绿能科技等绿色发展的决心,美国总统拜登与川普政策主要歧异之一,就是对于气候变迁议题的观点,环保能源将是市场表现最令人期待的领域。拜登喊出四年将投入2兆美元与环保能源相关支出,让相关企业全面受惠。再生能源、电动车与绿建筑就是拜登政策下受惠标的。因此习近平也迅速展开布局,打出绿能经济、电动车发展政策下,在中国境内几乎看不到的化油摩托车了,取而代之皆是电瓶摩托车。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无可匹敌的市场需求下,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CEO埃隆‧马斯克(Elon Musk)也希望分食这块大饼,并迅速在上海设立工厂与中国合作。因此从这几次谈话中反复提及的“生态”一词,可以看出习近平发展绿色经济的渴望。
三、 党史
“党史”一词被提及9次,中国共产党是一党专政众所皆知,其党的地位当然不在话下,习近平透过与重要干部们的谈话,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,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一方面是树立自己在党中的历史地位(两个维护,维护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、全党的核心地位),另一方面是确保在二十大中继续连任总书记一职(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)。习近平在“下团组”谈话中谈及“党史”的次数相对于往较少,笔者推测今年是中共建党百年,相信七月前后,习近平将会在党庆上发表更多关于“党史”的谈话。
四、 民族
“民族”一词被提及多达27次,明确的反应出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“中国梦”愿景,自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每年两会的都会强调民族团结,因中国属于多民族社会,任一民族的分裂都将对中共的统治基础产生巨大的打击,我们可以从习近平对新疆维吾尔族集中营问题、西藏达赖喇嘛问题、香港“反送中”议题,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所处的台湾所产生的两岸议题,就此可以窥视出民族分裂一直都是中共的痛中之痛,因此我可以知道习近平会反复强调“民族”一词的重要性。在当今新冠疫情仍肆虐下、美中关系恶化将会使习近平在20大前面对巨大的压力,他则希望能透过转化民族情绪,来巩固自己权威。
结论
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不过40年时间,已经逐步实现“超英赶美”计划,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停对西方“民主社会”发起挑战,国际体系也从美国独霸的体系形成中美两极体系。从此次习近平4次“下团组”谈话中可以发现有部分“词汇”反复地被提及,可以从中了解发现到中国未来发展政策分针。习近平一手推动“高质量发展”的中国经济,再到布局“生态”未来的绿色经济目标,另一手紧握“党史”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,最后凝聚“民族”来实现其中国梦的目标。
在后新冠肺炎时期,全世界不约而同受到这次人类浩劫影响,许多国家仍然无法摆脱疫情的纠缠,然而中国则是动用国家资源迅速控制疫情,把握西方政营仍处于愁云惨雾的情况下,发展经济并从新调整脚步,意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(作者为地方智库基金会政治幕僚)